卧龙小说网> 浪漫青春> 吾号镜水> 12.万年老二竟是我寄几?

12.万年老二竟是我寄几?

12.万年老二竟是我寄几?

嘛……还是别脑补太多了,整个家庭小剧场我的脑洞也太大了吧?这前面铺设了这么多,就为了说明一点:芳姐嗓门大。

而且不是那种大多数北方大老爷们——声音大用吼的,芳姐除了嗓子哑戴几天扩音器,90%的时候是真没这个必要的,因为起步45分钟(说不定有连堂……)的话,能把台下的我们听得脑瓜子嗡嗡的。(官方吐槽:现在你的东北味已经能进化到由听觉同化到写作同化了吗?)

芳姐的嗓音是尖,但绝不是尖锐;是响亮,但不是刺耳。她作为英语老师,口语能力我不能评价,因为我性格的底子是内向沉闷的,上课发言那是短句子,秀一把那都是在别的地方。我有自知之明,不至于狂到……对吧?名校的老师,起码要给尊重吧。

能力肯定是到位的,美中不足的是口语发音。尖又亮的声音配不了播音腔,也不是纯正的英伦连读——一上来就给人以高级感。但这不能成为讨厌英语老师的理由。

我喜欢芳姐的一点居然是“实诚”,即不会在一些是非判断题上玩小技俩,回答她的问题不需要额外多费一点脑细胞,想深一层“有没有诈”……

刚才的“什么从句”,芳姐的问法是让我更精准地说出是哪种状语,是时间?条件?还是让步……如果基础的判断就出问题,她只会心直口快地秃噜:“怎么是……咧?”“不对,好好再想。”

“让步状语从句。”

芳姐点点头,手指指着台下:“让步状语从句的半倒装,都抄一下,是一个很好的例句。”

装逼的地方还不是这里……我当时也不知脑袋里哪根筋抽到了,就觉得定语从句这种长句——通常比状语从句还长——就够牛啤了,尤其它还有省“that”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特殊形式,更让我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。

于是为了配合这种高级感(我自认为的),我解读它时也要完美地诠释……

“They went to London,where they lived for six months.这是一个什么从句?”

“Non-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。”

“不是地点状语从句吗?”

“主句已经有具体的地点了,从句的where指代London,强调地点状语,整个从句是说明主语在伦敦做了什么,而不是为了修饰伦敦。”

“Very good!分析得很合理,大家听明白没……”

是的,我就为了秀一把英语专业用语,不然我都不愿回答这个问题……也不是因为太装太张扬——那不就成了龚振墀的复刻吗?

主要是这个句子陷阱戳到我的痒处,如果不是为了检验课外培训的成果,我宁愿选择隐身——刚才不是回答了让步状语从句的分析吗?给自己定的“擅长课目争取每天课上回答老师至少一个问题”。提高自信,也检查学习效果……

这里既是学校里的自查,也是相对于课外班的“课外检测”——就难度而言,理论上我都不能把今天周五晚上的英语课称为“辅导班”,因为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广度、深度,都不是为高考服务的。

新概念英语,到了第二本,内容就已经和英语高考的词汇量、语法等同步对接了。而……

就如我之前提到的,母上大人希望我能借助高考或者考研——两次跃龙门机会的任意一个,出国留学,一方面是拓宽视野,一方面避开国内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。那么学好英语肯定是第一要务了……

我的父母都在同一个国企单位上班,这一听好像挺高大上的,但实际上就是印刷集团。老爸是业务部门的中高层管理,老妈是印刷厂一个分组的组长,加在一起的话,两人的工资水平不算很高。

一来是国企,虽然有课本、期刊这一类的雷打不动的业务保底,这些年网络发展迅猛,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很大,其中实体书也不能置身事外。二是老妈这段时间似乎在单位里,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同事业务交接的时候,沟通得不愉快、有矛盾,加上可能亲戚这边有人劝说她辞职,给他的餐饮店打打工,积累经验之后能当个经理,管管基层的服务员,老妈挺意动的,天平也开始向这方向倾斜……

我听她的想法,本来就是想国内上大学,努把力考研出国。老妈也没有反对——主要也没有反对的条件。初三那年买房买车,一家三口搬离爷爷奶奶家中。贷款不是三年就能还清的,这大学就想着出国,人家都是高三不到就着手准备,前前后后开销都不小。虽然父母都说钱的事情不用你操心……

“我还是想参加高考,好歹感受一下举国同考的氛围……”之前的中考只是市内的比试,加上当时我是超水平发挥了,心里有数。而不经历真正的大场面,心境磨练得不到位,到了大学还是要吃亏——国外大学更是如此。

虽然我没和他们把这番话全都说出来,父母也表示理解、支持,当然……也没忘提醒我:“那你更要抓紧时间了,把数学、理综一些弱项赶紧补上……”我觉得除了青春期叛逆心理作崇,更关键的是家长千篇一律的说教不谈,还直戳痛点,如果我们的努力收效甚微,他们一般都会忽略过程只看结果。

这其实挺伤的,对于学生来说是打击积极性最狠方式之一……但现在不是吐槽的时候——不能动不动就是负能量吧?那还玩什么?不瞒你们,就我报的课外班来说,周五晚的英语课算是我上得最开心,甚至能缓解学校期间压力的两个半小时。

当时的新概念1相当于为高中铺好地基,2是与高中接轨,同时还能练习口语。一个班二三十号人,还挺热闹。但到了新概念3……

机构是第一次开设新3,结果前半段班里只有七个人。期中考试之后,倒不是成绩最末的几位强行退出的淘汰制,只是单纯地挫败感——人数减少了,关注范围也就缩小,大学水平的英语给高三学生听,对于他们而言压力太大。直到高考之前,班里只有五个人,妥妥的小班模式,但并不是小班的费用,想想就挺赚的,更别说我还碰上了同学……

“咦,轩轩,你也报了新3啊?”

“我去文婆?!一班只有七个人都能碰到一起,挺有缘分啊……”

不过……收起你们八卦的心,别认为她叫我“轩轩”这种昵称,就是喜欢我的意思,文婆只是活泼使然罢了。

李伊文,初高中同学,在我进入重点班时认识的学霸。在重点班成绩不算顶尖,但也从未掉过队(去过平行班),所以是低调的学霸。个头矮,偏胖,但绝不是“肥”,加上她的圆脸爱笑,甚至还有点自来熟——不管同性还是异性;一直在班里的同学、朋友,还是初来乍到的新鲜血液;老师交代叫谁谁过来一趟,还是同学聊天八卦……她都会在正事聊完之后,额外多说两句闲话。

结合外貌是“可爱”,结合言谈举止……起初会给你成熟的印象,但当她觉得与你能算普通朋友的时候,她会用你的绰号,或是她自认的昵称来叫你……

初中我在重点班呆的时间是断断续续的,“文婆”的绰号是班里人起的:重点班班主任在旁看着,就算学生思想上早熟一些,他(她)们也不敢像给潘颖娉取绰号那样,把李伊文叫成……

咳咳,总之高三课外又分到同一班,不得不说是种缘分巧合。第一次小考,文婆第一我第二,嘴上不说,但无形间捍卫了附中的排面。同时,我在这个课外班上也有了新的目标:从文婆手上抢走一次第一。有第一次就会有下一次……古人云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只要我能超越一次,就证明我的英语水平又能再上一个台阶……

遗憾的是直到高考前夕,新三课程学完,无论小考还是大考,她都稳坐第一,而我……被全班戏称“万年老二”,以致在期末考试结束,这个辅导机构有奖学金机制,我比文婆少二十块,主要她还坐我旁边。

“The money in my hand is not fragrant at all……”

吾号镜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卧龙小说网http://www.wolong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好书推荐:《梦于病娇支配之下》《我不想和你一起重生》《抖S女仆和M的我》《我的假女友正全力防御她们的进攻》《扶她狂想》《重生后也难逃她的爱》《女上男下》《我被变身成女生了》《女神攻略系统》《关于我重生到十年前这件事》

目录 加书签